Skip to content
執政黨貪腐、掏空台灣
新聞
京華城案審理進度
觀點投書
人物
友站連結
聯絡我們
執政黨貪腐、掏空台灣
新聞
京華城案審理進度
觀點投書
人物
友站連結
聯絡我們
Search
Oct. 25 Saturday, 2025
友站連結
反貪腐 護台灣
反貪腐、護台灣、反造謠、要真相
臺灣新故鄉智庫
國家治理學院
民眾之窗 - 草悟道
臺灣新聞新視角
是誰遺忘了太陽花?
太陽花學運 的歷史
草根行動
新北市團隊收集的 民眾黨 支援者活動資訊
小草頻道台
民眾黨 支援者提供的多樣化內容
綠色執政,災難保證!
相關新聞的關鍵詞搜索
臺灣民眾黨
Taiwan People's Party
官方網站
我要捐款
最新公告
柯文哲
前臺北市市長
台灣民眾黨前主席
Facebook
黃國昌
民眾黨立法核心小組負責人&司法和組織法律和法規委員會成員
台灣民眾黨主席
Facebook
吹哨者保護法
心中有一把尺
🎧 EP. 05|京華城案|延押攻防、木魚抗議、證人攻擊:京華城案再爆政治與法律交鋒
2025-05-27
在這一集,我們直擊 2025 年 5 月 20 日《京華城案》延押庭現場,帶你解析柯文哲的自白、檢辯雙方的法律對決,還有外頭支持者敲響木魚的「群體儀式」。從市長是否可否決都委會、到「政治迫害」與「小說式起訴書」的論戰,這是一場法律與政治敘事的全面交鋒。🔍 本集重點:⚖️ 柯文哲斥責「小說起訴書」,強調自己無逃亡風險,為高中同學李文忠激動喊冤🗣️ 苗博雅作證引爭議:市長是否能撤銷都委會決議?辯方批其立場是「個人臆測」🧾 簡訊與捐款名單的交叉比對,是否故意扭曲關聯?柯陣營反擊檢方構陷之嫌🙏 法庭外木魚齊響:支持者自製道具,用宗教象徵參與政治審判的另類表態🧠 延伸討論:當司法被高度政治化,真相如何在交織的敘事中浮現?🎙️ 本集關鍵思考:當一場延押審理不再只是法律程序,而是政治張力、社會動員、情感宣洩的交匯點,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證詞的資格」、「程序的正當性」、「群眾的情緒」與「真相的多重敘事」?
🎧 EP. 04|京華城案|雙標?矛盾?前副市長林欽榮作證揭露容積率背後的灰色地帶
2025-05-27
這一集,我們直擊《京華城案》中備受矚目的證人——前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在法庭上的詰問現場。作為當年都市計畫實務的核心參與者,林欽榮的證詞不只涉及技術與法律層面的爭點,更在無意間引爆了「雙重標準」與「行政權力正當性」的激辯。📌 本集重點⚖️ 林欽榮在庭上質疑柯市府使用行政處分調高容積率,但其自身在高雄副市長任內卻推動亞灣2.0計畫,給予高達 20% 的容積獎勵,引爆標準不一疑雲📄 法庭攻防聚焦於「容積率是否能以細部計畫方式決定」,律師引用內政部公文力證行政機關本就有此職權🧠 林欽榮對高雄容積獎勵法源「一時答不上來」,讓雙標質疑升溫🗣️ 法院外支持者熱烈聲援,直播畫面揭露現場情緒與話題蔓延至罷免、補助爭議、政黨對立🧭 核心思考:都市規劃工具的彈性與濫用界線,真能因人、因案而異嗎?🎙️ 本集反思:都市發展與容積政策,真的全然依法行政?還是早已與政治現實、個人歷史與社會氛圍密不可分?當一位政策執行者在不同城市、不同時間做出相左判斷,法治與公平性究竟要如何衡量?
🎧 EP. 03|京華城案|推測、想像、還是真相?朱亞虎作證疑雲大解構
2025-05-14
在本集節目中,我們深入解析《京華城案》最新庭訊重點,聚焦檢方起訴的關鍵證人——朱亞虎——在法庭上的證詞大轉彎。從「210萬會款說」到「柯市府與京華城案接觸過程」,這些曾在起訴書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指控,如今一一被朱亞虎在庭上承認是「推測」、「想像」、「道聽塗說」,甚至是「口誤」。🔄 證詞反覆!朱亞虎在法庭上收回對柯文哲多項指控⚖️ 檢方真訊錄音與書面筆錄內容出現落差,引發「不正訊問」爭議📀 真訊錄音不願公開驗證?司法透明度再遭質疑💬 柯文哲為高中同學李文中辯護,質疑檢方「壓人取供」🧠 法庭攻防之外,延伸出的司法公信力、程序正義與法庭直播討論🔍 本集重點:✊ 我們想問的:當一個「關鍵證人」的證詞根基充滿推測,取得過程又疑點重重,司法的正當性該如何確保?法庭應該如何重建人民的信任?
🎧 EP. 02 |Pilot Episode|京華城案|關鍵證人還是污點證人?朱亞虎庭訊揭露「京華城案」的真相與破口
2025-05-09
本集帶你深入分析 2025 年 5 月 8 日《京華城案》庭訊現場,針對核心證人朱亞虎的供詞逐一解構。從「滿意的微笑」到 210 萬政治獻金,我們要問的不是誰說了什麼,而是——這些說法站得住腳嗎?🔍 本集精華包括:🧾 政治獻金「感謝」依法行政?時間點疑雲重重🫥 「滿意的微笑」成關鍵指控?竟來自當事人猜測🔄 言詞矛盾、記憶混淆:朱亞虎自述「被關後才想到有行賄」⚖️ 法庭攻防亮點:檢方質詢遭反駁為誘導、證詞可信度大打折扣🧠 批判式媒體識讀:面對未審先判的報導,我們如何看待「真相」?這是一場檢視司法證詞可信度的實境教戰,更是一次對司法過程與媒體敘事的深度思辨。當一份被檢方視為關鍵的證詞,在法庭上不斷出現矛盾與揣測,社會該如何釐清是非、重建信任?
🎧 EP. 01 |Pilot Episode|綠能投資還是國安破口?聯合再生、台鹽綠能與國發基金的疑雲重重
2025-05-08
在這一集,我們深入剖析立法委員黃國長針對「聯合再生」與「台鹽綠能」提出的一連串質疑,從國發基金高額投資決策、綠能產業潛藏的正商關係,到令人震驚的國安風險警訊——中國製設備竟現身我軍營。本集內容涵蓋:💰 國發基金15億、30億連續重注虧損企業的決策爭議🧾 財報不實、股權交易、補助金套利?聯合再生案中的多重指控🏗️ 台鹽綠能在光電案場中「白手套公司」的角色與錢流異動🕵️ 軍方標案裡的中國製逆變器、工控設備是否觸碰國安紅線?⚖️ 監督失能、司法牛步與國會調查權遭限縮的多重困境本集不是爆料,而是一次縝密的資料釐清與風險探討。當投資政策、產業推動、軍事國防與司法制度彼此交織,我們能否確保國家利益與民主監督不被犧牲?
草悟道 RSS Feed
影片摘要: 【草媒聊天室】直播|民眾黨科技立委
2025-10-24
根據影片內容,民眾黨科技立委洪毓祥的主張可以歸納如下: 科技產業與AI發展 AI基本法與產業發展: 洪毓祥認為,AI基本法若過於嚴格管制,將會傷害產業創新。他主張參考美國、新加坡等地的做法,採取產業促進型的策略,鼓勵企業自律和內部治理,政府提供AI模型檢測工具。對於目前立法院各黨團提出的AI基本法草案,他認為重點在於後續各部會如何訂定執法細節,如數位部的風險管制和問責機制。 台灣AI產業的定位: 台灣不應盲目追求通用型AI模型,而應找出自己的定位,發展垂直領域型的應用服務,特別是在製造業領域,將台灣長期累積的製造知識轉化為AI服務模型,從製造導向轉向製造服務導向。 AI基礎建設的重要性: 發展AI需要足夠的算力中心,但目前台灣的算力是不夠的,需要透過國科會和公共工程委員會的配合,鼓勵民間興建,並建立分潤機制。 電力供應問題: AI算力中心耗電量巨大,目前台灣資料中心的用電量已佔總電量的4%-6%,相當於一座核電廠的發電量。未來若要大力發展AI,電力供應將會是個大問題。 AI行動內閣缺乏規劃: 批評政府口口聲聲說要發展AI,卻沒有整體規劃,缺乏具體的應用服務和投資計畫。 鼓勵企業數位轉型: 政府應帶頭鼓勵企業進行數位轉型,並提供相應的協助,而不是只會限制東限制西。 政府政策與執行 點名總統家鄉建設問題: 點名賴清德總統,質疑政府在台南沙崙地區設立多個科學園區的決策,認為應從客觀、科學、務實的角度衡量,考量企業和國家未來的發展,而不是因為總統的家鄉在那裡。 科學園區過多: 台灣的科學園區數量過多,效果和成果不明顯。 外商研發中心的效益: 質疑過去政府吸引外商設立研發中心的政策,認為應追蹤這些研發中心是否達到目標,並對台灣經濟帶來實質影響。 應重視人才引進: 要吸引國際高科技產業落地,需要提供技術和人才供給,給予員工相應的薪資回饋,要引進全球人才,政府應更積極,考慮人才家庭和眷屬的需求。 呼籲鬆綁法規: 呼籲政府應鬆綁法規,並檢討政府採購法,避免政府部門在數位建設上重蹈覆轍。 政府應以身作則: 政府應率先採用AI和新的應用服務,才能帶動產業發展。 民進黨政府的缺失: 民進黨政府假借國家安全收集資料,導致數位中介變成數位監管。 人才流失: 台灣正面臨人才流失的危機,政府應積極解決。 對民眾黨的期許與壓力 民眾黨的責任與壓力: 身為民眾黨的立委候選人,感受到來自支持者的高度期待與壓力,需要比其他政黨的立委更努力,才能符合民眾的期待。 對民眾黨的期許: 台灣民眾黨需在資訊領域成為超強戰將,在立法院「屌打」數位發展部。 其他 核能議題: 核能一度電成本低,但無法讓執政者從中獲利。 **對時事的看法:**對於蘇丹紅事件,他認為不應指責黃國昌委員,食藥署並不管動植物檢疫,呼籲執政黨說話要根據事實基礎。 民主政治倒退: 認為台灣民主政治在開倒車,執政黨過於囂張。 推動數位基本法: 計畫推動數位基本法,涵蓋數位基礎建設、數位人才、數位經濟、資料創新和數位治理等多個面向。 總體而言,洪毓祥的主張涵蓋了科技產業發展、政府政策與執行、以及對民眾黨的期許等多個層面,展現其在科技領域的專業知識和對台灣未來發展的願景。
影片摘要: 【全字幕】看不下去了!綠委惡意攻擊黃國昌!遭退休老師集體跳出來!怒轟騙什麼騙!集體圍剿綠委陳培瑜!立法院質詢:公聽會 #年金改革#退休人員#退撫#警消
2025-10-24
影片主要針對年金改革議題,強烈批評現行的年金改革政策,並提出多項訴求,希望能保障退休軍公教人員的權益。影片中,多位退休教師表達對年金改革的不滿,認為改革造成他們退休生活品質下降,並對政府提出質疑。 主要主張: 批評綠營政治人物惡意攻擊黃國昌: 影片一開始,有退休老師批評民進黨的委員說謊造謠,並指責綠色執政是「正義的說瞎話」。 反對停止逐年下降所得替代率: 影片中,有人批評在野黨委員提出停止逐年下降所得替代率,認為這不合理也不公平,會造成年輕世代的負擔。 質疑年金改革的必要性: 影片引用馬英九和蔡英文過去的發言,指出年金改革的目的是為了國家財政的健全和世代正義,但現在的改革方向卻可能導致退撫基金提早用罄。 呼籲政府依法撥補退撫基金: 影片強烈要求政府按照相關法律規定,撥補足夠的金額到退撫基金,以確保基金的永續運作。 主張軍公教退休金比照勞保等調整: 影片認為,軍公教退休金應該比照勞保、國保、農保等,隨著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累計成長率進行核實調整。 反對操弄職業和世代對立: 影片批評政府操弄職業和世代對立,呼籲停止對軍公教的抹黑和栽贓。 呼籲停止逐年遞減退休金: 影片呼籲停止逐年遞減1.5%退休金,認為這是對退休人員的剝削。 批評精算報告不實: 影片質疑政府提出的精算報告不實,認為報告中的數據有錯誤,並批評權需部和教育部沒有仔細審查報告。 強調撥補的重要性: 影片引用精算報告指出,如果政府每年對公務人員專案撥補一定金額,未來50年基金就不會用罄。 批評政府抹黑軍公教: 影片批評政府抹黑軍公教領取18%優存是造成基金破產的原因,認為這是不實指控。 呼籲重視通膨問題: 影片指出,通膨會導致退休金的購買力下降,呼籲政府重視通膨問題,並採取相應的措施。 **引用公務人員退撫條例第八條:**影片中有人指出,公務人員退撫條例第八條明文規定,當基金不足支付時,應由基金檢討調整繳費費率或由政府撥款補助,並由政府負最後支付責任。 **逐額撥補的重要性:**逐額撥補或績效良好,才是不破產的真正解方。
闢謠影片: 綠媒抹黑andy老師 #andy老師 #民進黨 #賴清德
2025-10-24
議題: 大實話頻道: 不禮貌鄉民團備註: #andy老師 #民進黨 #賴清德
影片摘要: 🌈每一個勇敢做自己的你,都該被世界溫柔以待|第23屆臺灣同志遊行
2025-10-24
黃國昌在第23屆台灣同志遊行影片中,傳達以下主張: 遊行主題的呼籲:肯定該年同志遊行「超·連結」的主題,強調跨越標籤、理解差異的重要性,並將此主題視為對整個台灣社會的邀請與呼籲。 基本人權的尊重與保障:主張每個人的性傾向、性別認同和氣質表現都應受到充分尊重與欣賞,並能自由自在地過有尊嚴的生活。 反對偏見與對立:批評社會上因有意或無心的言論、先入為主的標籤,造成彼此對立,阻礙互相理解與擁抱。 肯定同婚合法化的成就:回顧2019年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認為這是台灣人的驕傲,但強調仍有進步空間。 推動同志權益與性別平等的落實:指出在職場、學校和家庭中,不同性傾向、性別和氣質的人仍然面臨誤解與忽略,強調同志權益的保障和性別平等的意識,不能僅僅停留在法律層面,而應真正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支持與陪伴:向所有努力做自己、愛自己的人表達支持,承諾陪伴、聆聽,並與他們站在一起。 共同打造多元平等社會:呼籲大眾一起跨越標籤,用連結取代對立,用理解取代偏見,共同打造一個更多元、更獨特、更自由、更平等的台灣。
影片摘要: 七成民意要直播!立院三讀後為何還被「蓋黑布」?20251022-司法
2025-10-24
強烈質疑司法院對法庭直播的消極態度: 講者指出,法庭直播是司法改革的一大步,且有超過七成民意支持。 立法院已三讀通過法庭直播,但司法院卻以「蓋黑布」的方式阻礙實施,此舉是「踐踏立法院」和「與民意對著幹」。 批評司法院比過去倒退: 講者以2000年蘇建和案為例,當時台灣已在法庭外架設電視機直播,質疑為何25年後司法院反而倒退,不願公開透明。 質疑司法院的理由: 講者反駁司法院對於直播可能洩露人權或機密的顧慮,認為現有技術(如延遲播出、遮蔽等)足以處理這些問題。 講者質疑司法院和檢察官是否害怕不正訊問等不法行為曝光。 強調國際趨勢: 講者列舉多國(包括新加坡、南韓、印尼、巴基斯坦、中國、印度、埃及、南非等)已有法庭直播,質疑台灣司法公開透明度是否比這些國家更落後。 表達對司法院的不滿: 講者認為司法院未能尊重立法院的立法意旨和民意。 講者暗示將在預算審查中反映對司法院的不滿。 總結來說,講者認為法庭直播是司法改革的重要一步,司法院不應以過於保守的態度阻礙實施,而應順應民意和國際趨勢,提升司法的公開透明度。
Language
English
繁中
日本語
(
Japanese
)
한국어
(
Kore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