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執政黨貪腐、掏空台灣
新聞
京華城案審理進度
觀點投書
人物
友站連結
聯絡我們
執政黨貪腐、掏空台灣
新聞
京華城案審理進度
觀點投書
人物
友站連結
聯絡我們
Search
Aug. 01 Friday, 2025
友站連結
反貪腐 護台灣
反貪腐、護台灣、反造謠、要真相
臺灣新故鄉智庫
國家治理學院
民眾之窗 - 草悟道
臺灣新聞新視角
是誰遺忘了太陽花?
太陽花學運 的歷史
草根行動
新北市團隊收集的 民眾黨 支援者活動資訊
小草頻道台
民眾黨 支援者提供的多樣化內容
綠色執政,災難保證!
相關新聞的關鍵詞搜索
臺灣民眾黨
Taiwan People's Party
官方網站
我要捐款
最新公告
柯文哲
前臺北市市長
台灣民眾黨前主席
Facebook
黃國昌
民眾黨立法核心小組負責人&司法和組織法律和法規委員會成員
台灣民眾黨主席
Facebook
吹哨者保護法
心中有一把尺
🎧 EP. 05|京華城案|延押攻防、木魚抗議、證人攻擊:京華城案再爆政治與法律交鋒
2025-05-27
在這一集,我們直擊 2025 年 5 月 20 日《京華城案》延押庭現場,帶你解析柯文哲的自白、檢辯雙方的法律對決,還有外頭支持者敲響木魚的「群體儀式」。從市長是否可否決都委會、到「政治迫害」與「小說式起訴書」的論戰,這是一場法律與政治敘事的全面交鋒。🔍 本集重點:⚖️ 柯文哲斥責「小說起訴書」,強調自己無逃亡風險,為高中同學李文忠激動喊冤🗣️ 苗博雅作證引爭議:市長是否能撤銷都委會決議?辯方批其立場是「個人臆測」🧾 簡訊與捐款名單的交叉比對,是否故意扭曲關聯?柯陣營反擊檢方構陷之嫌🙏 法庭外木魚齊響:支持者自製道具,用宗教象徵參與政治審判的另類表態🧠 延伸討論:當司法被高度政治化,真相如何在交織的敘事中浮現?🎙️ 本集關鍵思考:當一場延押審理不再只是法律程序,而是政治張力、社會動員、情感宣洩的交匯點,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證詞的資格」、「程序的正當性」、「群眾的情緒」與「真相的多重敘事」?
🎧 EP. 04|京華城案|雙標?矛盾?前副市長林欽榮作證揭露容積率背後的灰色地帶
2025-05-27
這一集,我們直擊《京華城案》中備受矚目的證人——前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在法庭上的詰問現場。作為當年都市計畫實務的核心參與者,林欽榮的證詞不只涉及技術與法律層面的爭點,更在無意間引爆了「雙重標準」與「行政權力正當性」的激辯。📌 本集重點⚖️ 林欽榮在庭上質疑柯市府使用行政處分調高容積率,但其自身在高雄副市長任內卻推動亞灣2.0計畫,給予高達 20% 的容積獎勵,引爆標準不一疑雲📄 法庭攻防聚焦於「容積率是否能以細部計畫方式決定」,律師引用內政部公文力證行政機關本就有此職權🧠 林欽榮對高雄容積獎勵法源「一時答不上來」,讓雙標質疑升溫🗣️ 法院外支持者熱烈聲援,直播畫面揭露現場情緒與話題蔓延至罷免、補助爭議、政黨對立🧭 核心思考:都市規劃工具的彈性與濫用界線,真能因人、因案而異嗎?🎙️ 本集反思:都市發展與容積政策,真的全然依法行政?還是早已與政治現實、個人歷史與社會氛圍密不可分?當一位政策執行者在不同城市、不同時間做出相左判斷,法治與公平性究竟要如何衡量?
🎧 EP. 03|京華城案|推測、想像、還是真相?朱亞虎作證疑雲大解構
2025-05-14
在本集節目中,我們深入解析《京華城案》最新庭訊重點,聚焦檢方起訴的關鍵證人——朱亞虎——在法庭上的證詞大轉彎。從「210萬會款說」到「柯市府與京華城案接觸過程」,這些曾在起訴書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指控,如今一一被朱亞虎在庭上承認是「推測」、「想像」、「道聽塗說」,甚至是「口誤」。🔄 證詞反覆!朱亞虎在法庭上收回對柯文哲多項指控⚖️ 檢方真訊錄音與書面筆錄內容出現落差,引發「不正訊問」爭議📀 真訊錄音不願公開驗證?司法透明度再遭質疑💬 柯文哲為高中同學李文中辯護,質疑檢方「壓人取供」🧠 法庭攻防之外,延伸出的司法公信力、程序正義與法庭直播討論🔍 本集重點:✊ 我們想問的:當一個「關鍵證人」的證詞根基充滿推測,取得過程又疑點重重,司法的正當性該如何確保?法庭應該如何重建人民的信任?
🎧 EP. 02 |Pilot Episode|京華城案|關鍵證人還是污點證人?朱亞虎庭訊揭露「京華城案」的真相與破口
2025-05-09
本集帶你深入分析 2025 年 5 月 8 日《京華城案》庭訊現場,針對核心證人朱亞虎的供詞逐一解構。從「滿意的微笑」到 210 萬政治獻金,我們要問的不是誰說了什麼,而是——這些說法站得住腳嗎?🔍 本集精華包括:🧾 政治獻金「感謝」依法行政?時間點疑雲重重🫥 「滿意的微笑」成關鍵指控?竟來自當事人猜測🔄 言詞矛盾、記憶混淆:朱亞虎自述「被關後才想到有行賄」⚖️ 法庭攻防亮點:檢方質詢遭反駁為誘導、證詞可信度大打折扣🧠 批判式媒體識讀:面對未審先判的報導,我們如何看待「真相」?這是一場檢視司法證詞可信度的實境教戰,更是一次對司法過程與媒體敘事的深度思辨。當一份被檢方視為關鍵的證詞,在法庭上不斷出現矛盾與揣測,社會該如何釐清是非、重建信任?
🎧 EP. 01 |Pilot Episode|綠能投資還是國安破口?聯合再生、台鹽綠能與國發基金的疑雲重重
2025-05-08
在這一集,我們深入剖析立法委員黃國長針對「聯合再生」與「台鹽綠能」提出的一連串質疑,從國發基金高額投資決策、綠能產業潛藏的正商關係,到令人震驚的國安風險警訊——中國製設備竟現身我軍營。本集內容涵蓋:💰 國發基金15億、30億連續重注虧損企業的決策爭議🧾 財報不實、股權交易、補助金套利?聯合再生案中的多重指控🏗️ 台鹽綠能在光電案場中「白手套公司」的角色與錢流異動🕵️ 軍方標案裡的中國製逆變器、工控設備是否觸碰國安紅線?⚖️ 監督失能、司法牛步與國會調查權遭限縮的多重困境本集不是爆料,而是一次縝密的資料釐清與風險探討。當投資政策、產業推動、軍事國防與司法制度彼此交織,我們能否確保國家利益與民主監督不被犧牲?
草悟道 RSS Feed
影片摘要: 【民眾之聲/完整版】「罷免魔戒」脫不掉!民進黨全黨妖魔化!綠委化身綠衛兵 竟群起圍攻王世堅!/柯建銘註冊「大罷免商標」!823想再撈一筆? @TPP_Media
2025-07-31
綜合影片內容,主要主張如下: 批評賴清德政府不願面對多數民意,硬幹到底推動823罷免: 指出王世堅在中常會建議賴清德總統以國家領導人高度,為了國家團結和社會不再撕裂,要求823罷免案領銜人撤案,但賴清德總統並未採納。 批評賴清德總統在中常會上表示要跟公民團體和支持者道歉,並繼續跟公民同行推動823罷免,顯示其不願與不同意見者溝通和解,將硬幹到底。 譴責民進黨立委圍攻王世堅,展現綠共本質: 批評王義川在社群媒體上發文稱「不服從命令的滾啦」,林楚茵轉發該文並稱「吃裡扒外就再見不送」,吳斯瑤稱要戰到最後一刻,批評這些立委將民進黨打造成一言堂,展現「綠共」的可怕樣貌。 質疑柯建銘註冊「大罷免」商標斂財: 質疑柯建銘將「大罷免大成功」註冊商標是為了斂財,並反駁柯建銘陣營聲稱是為了預防對手捷足先登的說法。 批評青鳥行動造謠生事,撕裂社會: 譴責青鳥行動在網路上散布謠言,例如「普發上萬」等不實訊息,製造社會對立。 侯漢廷指出有青鳥成員自豪混入藍白群組散播假消息,並惡意製作圖卡,例如貼藍底或白底,放韓國瑜或黃國昌頭像,宣稱罷免要投同意,或造謠藍營要提案廢遣件,批評這些行為毫無道德底線。 抨擊官員勘災冷眼旁觀,與民意脫節: 批評經濟部長郭智輝在勘災時冷眼旁觀,雙手插腰,與行政院長卓榮泰保持距離,並以「備援投手」自居,態度輕佻。 質疑經濟部在大淹水時發布前瞻治水成效圖卡,與災民的實際感受脫節。 指出台南災民家裡淹水,傢俱全毀,但官員只會保證會協助購買新的家電,卻沒有解決災民當下沒有電可用的問題。 質疑對高虹安的司法追殺是政治迫害: 批評高虹安被陳時奮控告誣告案,二審仍被判刑,是民進黨政府對高虹安的政治追殺,目的是為了阻止她參選。 指出該案法官與林智堅同台,曾投稿批評法院直播,並駁回柯文哲的抗告,具有明顯的政治立場。 質疑法官抄襲抄襲認定超出專業範疇. 強調檢調單位及司法界配合執政黨打擊異己。 呼籲民眾在823公投和罷免案中展現民意,反制民進黨: 呼籲民眾在823罷免案中投下不同意票,並在核三公投中投下同意票,以展現台灣人民反對民進黨的民意。 認為民進黨施政無能,只顧政治鬥爭: 指出民進黨政府將大量預算投入台電補貼,卻未能有效解決民生問題。 質疑民進黨政府在台南投入大量治水預算,卻未能有效解決水患問題,呼籲政府誠實面對問題,並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強調台灣民眾黨堅守價值,包容不同聲音: 強調台灣民眾黨堅守理性、科學、務實的價值,並尊重不同的聲音和立場,並以柯文哲市長任內與不同政治立場人士合作為例,說明民眾黨的包容性。 呼籲民眾黨支持者保持冷靜和理性,不要被民進黨政府的政治操作所影響。
Q&A: 綠畜造謠 - 高虹安誣告?
2025-07-31
問題:高虹安誣告?回答:王鴻薇指控林智堅論文抄襲 林智堅告王鴻薇加重誹謗 不起訴 中華、台大認證論文抄襲成立,學位撤銷 王鴻薇反告林智堅誣告 不起訴! 翁達瑞指控高虹安論文抄襲 高虹安告翁達瑞加重誹謗 不起訴 辛辛那提大學回覆高不構成抄襲 翁達瑞反告高虹安誣告 一二審皆有罪? 這什麼鬼標準?
影片摘要: 【國昌質詢】欠缺勞權認識的勞動部次長 上班搞大罷免的勞動部部長|2025-07-31|財政委員會
2025-07-31
黃國昌委員在質詢中,主要針對以下幾個爭點,質詢勞動部次長黃玲娜: 《勞動基準法》第20條修正問題: 主張: 委員認為《勞動基準法》第20條自1984年制定以來從未修正,內容過時,對勞工權益保障不足,應重新檢討。 事件: 委員詢問黃次長上次修正時間,次長無法回答。委員指出該條文是從《礦場工人辦法》抄錄而來,已不符合現代社會需求。 進一步主張: 委員質疑勞動部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並指出2010年勞委會曾有學者專家提出修正草案,但勞動部卻表示不知情。委員認為2025年的勞動部不如2010年的勞委會。 勞動部員工上班時間發表政治性言論: 主張: 委員質疑勞動部員工是否能在上班時間於臉書發表支持大罷免的言論。 事件: 委員指出勞動部部長洪申翰在上班時間於臉書發表對國會指手畫腳的文章。 質疑: 委員質疑政務官上班時間從事政治活動是否符合行政倫理,並批評黃次長為洪申翰辯護的說法。 勞動部濫用就業安定基金問題: 主張: 委員質疑勞動部濫用就業安定基金,並指出審計部已要求收回相關款項。 事件: 委員批評勞動部不僅未追回款項,反而計劃申請公務預算填補。 進一步質疑: 委員批評前部長許銘春開演唱會、拍沙龍照等花費由納稅人買單,並表示台灣民眾黨團不會同意編列相關預算。 總結來說,黃國昌委員質詢的重點在於勞動部對於勞工權益保障的態度、行政中立性以及預算使用問題,並對勞動部官員的專業能力和行政效率表達強烈不滿。
影片摘要: 7k直播 - 聊聊最近發生什麼 ft.義竹鄉鄉長
2025-07-31
綜合影片中的主張,主要圍繞在2025年丹納斯颱風後,嘉義義竹鄉(以及鄰近地區)的災情、重建困境,以及對政府救災及重建政策的呼籲。 具體事件與問題: 安置中心老舊受損: 義竹鄉的安置中心已使用48年,在丹納斯風災中屋頂被掀開多個洞,且在728大雨時出現漏水成瀑布的狀況,已無法安全安置災民。 房屋受損嚴重: 嘉義沿海地區(包含義竹鄉)約有1.8萬戶房屋屋頂被掀開,其中義竹鄉有800多戶房屋屋頂受損,包含大量三合院,其中184戶非常嚴重,許多居民至今仍未修復房屋。 帆布覆蓋的危險性: 雖然已募集帆布應急,但帆布覆蓋存在下雨時垮塌的危險,且仍有許多房屋沒有帆布覆蓋。 電力中斷: 颱風造成嘉義地區3000多根電線桿倒塌或折斷,導致長時間停電,有些地區甚至停電長達十天,對居民生活和漁業養殖造成極大影響。 漁業損失: 長時間停電導致漁塭無法運作,魚類死亡,漁民損失慘重。 垃圾清理問題: 垃圾和廢棄物堆積如山,清理進度緩慢,且外縣市支援的夾子車已撤離,恐造成環境問題。 光電板損壞及潛在污染: 颱風吹毀了滯洪池上的太陽能光電板,損壞的光電板被堆置在台糖土地上,未有適當防護措施,引發民眾對環境污染的擔憂。 損壞的浮板可能堵住水門 造成防洪功能下降 中央救災緩慢且資訊不透明: 批評中央政府設立前進指揮所時間過晚,且行政院一度否認設立過前進指揮所。並指出政府勘災未通知鄉鎮市長。 主要訴求: 中央政府重視地方災情: 呼籲中央官員不要只在台北看天下,要了解地方的實際狀況和需求。 盡速修繕房屋: 要求政府協助修繕受損房屋,特別是弱勢家庭的房屋。 加速垃圾清理: 呼籲中央政府調派更多資源,加速清理垃圾和廢棄物,並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避免二次污染。 針對光電板問題制定明確的回收處理機制: 要求政府制定明確的光電板回收處理機制,確保廢棄光電板得到妥善處理,並監測對環境的潛在影響。 放寬補助標準,從寬認定: 呼籲政府放寬房屋受損和漁業損失的補助標準,從寬認定,使更多受災民眾能夠獲得幫助。針對房屋補助,提及現行補助標準過時,應重新評估,並著重協助真正的弱勢群體。另外 針對漁業補助,應考慮停電時間過長導致魚類死亡的特殊情況,放寬認定標準。 設立風災重建特別條例: 呼籲政府盡速通過風災重建特別條例,並在條例中納入更多針對弱勢群體、農漁業、中小企業的援助措施。 提供農漁民無息貸款和周轉金: 呼籲政府提供農漁民更優惠的貸款條件,包括延長無息貸款期限和提供周轉金。 確保滯洪池的功能: 呼籲政府在發展光電產業的同時,要確保滯洪池的防洪功能不受影響。
影片摘要: 【民眾之聲/完整版】關稅開獎倒數!賴清德過境美國川普說NO裴洛西間接證實!Team戒嚴!民進黨議員嗆「賴清德獨裁給大家看」!中南部風災郭智輝卓榮泰勘災「走個過場」草草了事?@TPP_Media
2025-07-30
這個影片主要探討了以下幾個政治主張和事件: 賴清德過境美國受阻: 影片聲稱,賴清德總統原計劃出訪並過境美國,但因美國(尤其是川普方面)考慮到與中國的關係和貿易談判,拒絕了賴清德過境紐約。 江啟臣認為執政團隊應做出對國家最有利的決定,但川普可能更重視與北京的談判。 影片引用裴洛西的說法,暗示美國在台灣議題上噤聲,間接證實了賴清德過境受阻的消息。 726大罷免後續影響: 影片認為,726大罷免撕裂了台灣社會,但民進黨沒有人為此道歉或負責。 黃國昌呼籲賴清德應為社會對立道歉,卓榮泰應總辭,柯建銘應知所進退。 游盈隆建議柯建銘辭去總召和不分區立委。 呂秀蓮對賴清德未對罷免失敗道歉表示不解,認為他將責任甩鍋給公民團體。 民進黨內部的反應和態度: 影片指出,民進黨在罷免失敗後,表面上態度有所收斂,但實際上不道歉、不反省。 吳思瑤稱民進黨將扛下更大責任,並串聯罷團。 許淑華聲稱應讓賴清德「獨裁給大家看」。 王奕川稱台中人因在意普發一萬塊而投下罷免票。 影片批評沈伯洋的激進言行,游盈隆稱其為「民進黨之恥」。 衛福部政次呂建德將不支持民進黨的人形容為「匪」,引發爭議。 新北市議員發文批評卓內閣和府院發言系統應總辭,但隨後刪文。 對賴清德政府的質疑和批評: 影片批評賴清德政府離民意太遠,與權力慾望太近,缺乏檢討。 質疑政府動用3.4億元進行罷免,卻一直聲稱沒錢。 趙少康呼籲賴清德懸崖勒馬,停止823罷免。 影片批評政府將罷免失敗歸咎於中共勢力滲透。 其他事件: 影片提到前扁辦主任透露可能「放人換合作」,暗示政治交易。 批評林俊言升官是「跟黨走日子更紅火」。 質疑中南部風災後,郭智輝和卓榮泰勘災只是「走個過場」。 諷刺台南市長黃偉哲還在「出征網紅」,對災情狀況外。 提到林志堅被爆丟棄認養犬隻事件。 台美關稅議題 可能對台灣課徵關稅,並可能與台積電有關,可能影響台灣經濟。
Language
English
繁中
日本語
(
Japanese
)
한국어
(
Korean
)
Language
English
繁中
日本語
(
Japanese
)
한국어
(
Kore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