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核三延役公投特展
講者: 李敏教授
(清華大學特聘教授)
主持人: 徐千晴
講者: Alex Chao
(粉專哥老電力公司版主)
主持人: Joan
講者: 楊家法
(氣候先鋒者聯盟創辦人)
主持人: Nana
講者: 張學植 與談人 黃珊珊
(前台電公司核後端處處長)
主持人: 咪咪 劉芩妤
講者: 張學植
(前台電公司核後端處處長)
主持人: 咪咪 劉芩妤
講者: 陳柏宇
(說說能源編輯/ESG工作者)
主持人:
台灣民眾黨台北市議員
林珍羽
講者: 陳傳宗
(前台電公司核能安全處副處長)
主持人: 劉瀛仁
講者: Angelica
(潔淨能源推廣協會創辦人)
主持人:
台灣民眾黨台北市議員
黃瀞瑩
講者: 楊家法
(氣候先鋒者聯盟創辦人)
主持人:
台灣民眾黨台北市議員
張志豪
講者: 葉宗洸教授
(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原科院院長)
主持人:
台灣民眾黨台北市議員
陳宥丞
講者: 廖識鴻
(前核四核能技術處處長)
主持人: 劉瀛仁
核三重啟在技術、經濟、安全各方面都是可行且必要的:
1. 每年可省600億
2. 避免電價上漲
1. 設備狀態良好
2. 安全評估完備
1. 多國重新擁抱核電
1. 核燃料可儲備18-36個月
2. 遠勝天然氣7-11天
核三廠狀態最佳
燃料儲存空間充足
安全評估最新
核二廠停機多年
需要時間重新檢視各元件,核一廠不僅停機多年,還拆除了對外輸電塔,若要啟用還需重建輸電塔,此外核一廠與核二廠的原工作人員都已轉往他職或退休,需要時間重新找回員工或訓練新人
短期(5年)
中期(數十年)
長期解決方案
全國性影響
經濟效益全民共享
非核家園政策
未及時申請延役
技術上可延役
國際趨勢支持
台灣不能再承受能源短缺和高電價的風險,核三重啟是理性務實的選擇!
持久、穩定、面積小、功率高
比一比! 台日韓2030年電力配比
花三百億延役核三,一年就回本,穩電又超值
日常接受到的輻射與核電廠的輻射ˋ相差無幾,無須擔心核廢料會影響健康
核廢料部ˋ可能放你家,而是安全存放核電廠內
真正風險是能源斷鏈。核能反而是台萬戰時最穩的電力後盾。
現在核電多層防護,外洩風險微乎其微,對健康、基因影響風險極小
“40”只是運行執照到期,並非機組老舊!
任何發電方式都會對民眾帶來健康的影響,核能發電只有在發生重大事件時才有可能影響;燃煤、燃氣電廠的空汙卻是持續威脅民眾健康
核電廠的防震設計是電廠安全設計,最重要的一環,設計須遵從嚴格的規範
粗估為100億~150億,並有四項工作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