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

823核三延役公投特展

距離公投投票日

  • 00
  • 00
  • 00
  • 00

8/23 核三延役公投特展 廣邀各方英雄 直球論辯

地點:西門町真善美廣場 捷運西門站6號出口 (Google Map)

時間:8/9 ~ 8/22

活動現場

8/9 (六)

PM 8:00
專家開講
從核說起-核能發電的前世今身

講者: 李敏教授
(清華大學特聘教授)

主持人: 徐千晴

8/10 (日)

PM 4:00
專家開講
核你老師(反核QA闢謠)

講者: Alex Chao
(粉專哥老電力公司版主)

主持人: Joan

PM 8:00
核心對決
省錢發電從核說起

講者: 楊家法
(氣候先鋒者聯盟創辦人)

主持人: Nana

8/15 (五)​

PM 4:00
專家開講
核氣生財(產業發展)

講者: 張學植 與談人 黃珊珊
(前台電公司核後端處處長)

主持人: 咪咪 劉芩妤

PM 8:00
核心對決
安全發電從核說起

講者: 張學植
(前台電公司核後端處處長)

主持人: 咪咪 劉芩妤

8/16 (六)​

PM 4:00
專家開講
核能小學堂(核能應用有哪些)

講者: 陳柏宇
(說說能源編輯/ESG工作者)

主持人:
台灣民眾黨台北市議員
林珍羽

PM 8:00
核心對決
環保發電從核說起

講者: 陳傳宗
(前台電公司核能安全處副處長)

主持人: 劉瀛仁

8/17 (日)

PM 4:00
專家開講
天作之核(全球核電趨勢)

講者: Angelica
(潔淨能源推廣協會創辦人)

主持人:
台灣民眾黨台北市議員
黃瀞瑩

PM 8:00
核心對決
健康發電從核說起

講者: 楊家法
(氣候先鋒者聯盟創辦人)

主持人:
台灣民眾黨台北市議員
張志豪

8/22 (五)

PM 4:00
專家開講
有核不可(核電廠安全)

講者: 葉宗洸教授
(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原科院院長)

主持人:
台灣民眾黨台北市議員
陳宥丞

PM 8:00
核心對決
乾淨發電從核說起

講者: 廖識鴻
(前核四核能技術處處長)

主持人: 劉瀛仁

核三延役公投 第1場意見發表會轉播

核三延役公投 第2場意見發表會轉播

核三延役公投 第3場意見發表會轉播

專家雲集.哥大重磅開砲!

專家雲集.李敏教授直球對決!

核知識小抄

核三重啟在技術、經濟、安全各方面都是可行且必要的:

經濟效益顯著

1. 每年可省600億
2. 避免電價上漲

技術條件成熟

1. 設備狀態良好
2. 安全評估完備

國際趨勢支持

1. 多國重新擁抱核電

能源安全保障

1. 核燃料可儲備18-36個月
2. 遠勝天然氣7-11天

FAQ

1. 為什麼指名核三重啟,而不是核一、核二同步重啟?

核三是目前這時間點,最好的首選!

核三廠狀態最佳

  • 核三廠於1984-1985年啟用,是三座核電廠中最新的
  • 第一機組2024年7月剛除役,第二機組2025年5月才除役,兩座原子爐除役前均完成維修保養並有報告紀錄,若按照美國的案例,核三廠的二號機甚至可以在主管單位審批後直接運轉。

燃料儲存空間充足

  • 核三廠濕式儲存槽還有535束空間,可再容納兩座原子爐運轉7年產生的高階核廢

安全評估最新

  • 核三廠近期才完成各項安全評估
  • 包括SSHAC Level 3地震危害評估
  • 是最符合現代安全標準的機組
  • 來源:核三公投前的N個提問

核二廠停機多年

需要時間重新檢視各元件,核一廠不僅停機多年,還拆除了對外輸電塔,若要啟用還需重建輸電塔,此外核一廠與核二廠的原工作人員都已轉往他職或退休,需要時間重新找回員工或訓練新人

就放在核電廠裡,並且有完善的三階段妥置方案

短期(5年)

  • 核三濕式槽還有535束空間可用

中期(數十年)

  • 核三乾式貯存設施建設中,預計7年後完工
  • 可存放4,320束用過核燃料
  • 採用室內貯存設計
  • 來源:台電核能後端營運網站

長期解決方案

  • 國際已有成熟的乾式貯存技術,可安全存放數十年
  • 第四代核能技術(快中子反應爐)可將核廢料再利用,大幅縮短危險半衰期
  • 福島案例證明乾式貯存經過海嘯衝擊後也安然無恙(311地震後乾貯設施無損)
  • 來源:核廢料處理技術

法律基礎已完備,減緩能源危機,修補民生經濟根本基礎

核管法修法通過

  • 2024年5月13日核管法修法三讀通過
  • 將核電廠運轉年限從40年延長至60年
  • 允許除役後申請重啟
  • 來源:商週報導

民眾黨推動公投

  • 因應能源危機、電價上漲
  • 台電巨額虧損(累計4,518億)
  • 提出核三重啟公投案
  • 來源:焦點事件

經濟考量

有充足的儲存規劃,濕式+乾式超過幾十年

濕式槽

  • 約3年空間(535束)

乾式貯存啟用後

  • 可將燃料棒從濕式槽移至乾式槽
  • 繼續發電幾十年

空間不是問題

  • 清大教授葉宗洸指出,乾式貯存只占核電廠1%的空間
  • 技術成熟可靠
  • 來源:我們的島報導

能源是國家戰略議題

全國性影響

  • 供電穩定關係到全國經濟發展,特別是半導體、AI等關鍵產業
  • 電價影響全民生計(核電重啟可避免電價上漲)
  • 能源自主關係國家安全(台灣98%能源依賴進口)

經濟效益全民共享

  • 核三供應全台6%電力,影響全國供電穩定
  • 台電一年可省600多億成本,減輕全民電費負擔
  • 來源:報導者深度報導

不會,台灣設計優於福島

A. 福島事故真正原因

  • 人員未按SOP操作
  • 日本將緊急柴油發電機放在地下室,被海嘯淹沒導致循環水泵無法作業,後續爐心發生鋯水反應,導致氫氣爆炸

B. 台灣核電廠優勢

  • 備用電源在地上:離海平面15公尺以上,不會被海嘯淹沒
  • 反應爐上方有水池:緊急時可直接灌入冷卻
  • 耐震能力強:核三1.384G,是台北101(0.3G)的4.6倍
  • 海嘯防護完善:核三防海嘯高度達18公尺,遠超預估最高6公尺
  • 斷然處置程序:確保不會發生爐心熔毀
  • 來源:科技小辭典
  • 來源:Yahoo新聞

已完成嚴格評估與補強

SSHAC Level 3評估完成

  • 採用美國核管會認可的最高等級地震危害評估

耐震補強後達1.384G

  • 即使發生超級強震
  • 核三仍可安全停機

核島區距斷層1公里

  • 有足夠安全距離

國際經驗

政治因素而非技術問題

非核家園政策

  • 2016年民進黨執政後推動
  • 設定2025年為目標

未及時申請延役

  • 依原法規須在執照到期前5-10年申請
  • 但台電在政策壓力下未申請

技術上可延役

  • 台電2018年評估核三延役只需300億
  • 技術可行

國際趨勢支持

  • 美國已有核電廠延役至60-80年
  • 日本、比利時、法國等國重新評估核電政策
  • 全球已有70%機組申請延役至60年
  • 來源:核管法修正通過報導

台灣不能再承受能源短缺和高電價的風險,核三重啟是理性務實的選擇!

核知識展卡

Language